close

  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卻被忽悠買成了保險,明明是穩健型的保本產品到期後卻產生虧損……長期以來,銀行工作人員私售產品或在客戶購買理財產品時進行誤導的事件時有發生。
  近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為規範銀行理財業務,未來銀行銷售理財產品要進行全程錄音錄像。
  實際上,上個月,銀行理財產品數量已呈下跌趨勢。根據普益財富數據顯示,今年8月共有147家銀行發行了4904款個人理財產品,參與銀行數量減少2家,產品發行數量環比增幅為-1.16%。理財產品出現銷量下滑,在近幾年並不多見。
  與此同時,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談不上誘人。本月第一周,以在廣東發行的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為例,理財產品總數為484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5%,平均投資期限為134天。
  個人投資者之所以願意購買理財產品,很大程度上是不滿意銀行現有存款利率,收益跑不贏通貨膨脹,造成資金的事實貶值。由於利率市場化尚未開啟,銀行無法給予資金數量較大的個人客戶更高利息,於是便通過出售理財產品的方式吸納資金。
  根據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近期發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顯示,如果從發行產品風險等級的角度來看,統計結果得出中低風險等級產品的募集金額最大。2014年上半年發行的一般個人客戶產品中,風險等級為三級以下的產品募集金額占比高達99.79%。
  與發達國家個人投資者投資理財產品時更看重收益率不同,中國的個人投資者更熱衷購買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在後者看來,關鍵時刻能否保本,遠遠比收益率高低更重要。雖然說在金融投資中,低風險和高風險的產品因其投資側重點不同,收益也不同,低風險的產品,其可預期的最大收益,往往難以與高風險產品相提並論。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近期出現了理財產品銷量的下降,因為個人投資者,正在尋找保本概率大、收益率也更高的產品,並且對於理財類產品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
  首先來說,與理財產品的銷售和運營團隊相比,個人投資者不論是在金融知識背景還是風險判斷上,都處於信息不對稱的地位,更何況目前金融機構並不把理財產品的資金流向公佈給投資者,使得投資者更加難以判斷。
  舉例來說,一些機構在銷售短期理財產品時,將“年化收益率”中的“年化”有意迴避,使得投資者對預期收益誤判,還有的將較高風險的理財產品說成是“保本型”,結果投資失敗,數月後投資者發現不但收益全無,本金也虧了不少。這樣的事情不時見於報端,而一旦最終收益難敵預期,或者與銷售時的口頭應許不符,由於目前相關監管制度尚不健全,投資者也將面臨維權無門的困境。
  這樣的情況,讓許多個人投資者對於銀行理財的安全性打了問號。那麼,什麼樣的產品能夠在個人投資者的心目中,成為銀行理財產品的更好替代品呢?答案是互聯網金融產品和股市。
  互聯網金融產品,雖然是新生事物,但卻因其贖回方便,且投資者能實時查詢收益並兌現。在投資者眼中,安全性看上去反倒比“投進去幾個月取不出也看不到”的理財產品強。更因交易便利、門檻更低得到了年輕群體的青睞。
  而對於擁有大額資金的投資者而言,股市已經重新進入了他們的投資視野。近幾個月,股市長期在2300點左後徘徊。自2007年10月16日,股市衝上6124點後迅速下跌開始,此輪熊市已經延續了七年之久。由於目前固定資產投資領域收益不佳,加之部分簡政放權的改革紅利正在惠及國內企業,使得大量資金開始向股市聚集。當投資者們嗅到股市未來數年風向標的氣息時,放棄收益率較低的理財產品也就不難理解了。
  現階段,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正在逐步進行,一旦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作為“變相高息大額存款”的理財產品如果依舊以現行方式運營,則恐難有市場。加之互聯網金融和證券市場的衝擊,留給金融機構的時間其實已經不多了。
  畢竟,喜歡在電腦面前看著“某某寶”裡面的金額不斷跳動的年輕人,並不願意和老年人一起,在銀行里排隊一個下午,去買一個自己“看不見、摸不准”的理財產品。
  (原標題:【產經周觀察】銀行理財產品緣何遭投資者冷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r96xrwgd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